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致富技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坡头:“新农人”获五项国家专利

    信息发布者:广东湛江麻章谢家村
    2018-03-23 22:23:06   转载

    林海燕向记者讲解智能农业灌溉装置的原理。 本报记者 李嘉斌 摄

    日前,坡头区绿健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再传喜讯,该合作社社长林海燕等人研发的“一种智能控制滴灌系统”和“一种连体抗风大棚”“一种易于调节的农业灌溉装置”,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审查,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。

    这也是他们继发明“一种双轴农业废弃物粉碎机”和“一种效率高的农业种植的浸种催芽装置”之后,再次获此殊荣,并且这次产的是“双黄蛋”。

    凭借专利成果转化,该合作社希望通过智能化管理,寻找一条农业发展新路径。

    幼儿教师转型当农民

    阳春三月,春暖花开,而在林海燕的种植基地,却是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。黑色的茄子,绿色的辣椒,红色的草莓,黄色的西红柿……果子挂满枝头,阳光下十分悦目。

    菜地那头,林海燕笑吟吟地给客人介绍基地的蔬果,虽然天天在地里转,皮靴上沾满泥,但她依然很爱美,都市的气息与田头的乡土气在她身上产生强烈的视角冲击。

    9年来,“80后”新农人林海燕在这片土地上倾注了太多的心血,曾经荒弃的土地,已经修好了渠,搭起大棚,装好了滴灌……其间满园瓜果飘香。

    2009年的一天,林海燕同丈夫回坡头的乡下祭祖,听说村里的人外出打工,有块空地丢荒没人种。她看到那块荒废地杂草丛生,脑海里便萌发了一个念头:把它租下来种蔬菜。于是,当年她就辞去幼教工作,把这块地租了下来,开始踏上艰难的创业之路。

    “许多人都不明白,一个城市人,又是个女的,且有一份体面的工作,为什么选择放弃城市和稳定的工作,到农村干起又脏又累的农活。原因其实并不复杂,我父母亲是农垦局的工人,我从小就与农业结下不解的渊源,深深迷恋农业种植。”林海燕说,把地租下来以后,该怎样做,从哪做起,种些什么,选择什么方式种植等问题,摆在眼前急需解决。她多方面了解到,大棚种植比传统的露天种植具有优势,而且是新兴的种植方式。于是她建起了50多亩蔬菜种植大棚,种上了辣椒。由于不是学农业专业的,又没有种植经验,种植的辣椒产量低,品相也差,这一年的种植失败了,亏损了几十万元,心里难受不堪。但静下心来想一想,觉得做一件事一开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,于是也坦然了。

    总结第一年的经验教训,从头再来,她坚持在自己感兴趣的种植业上寻找新天地。考虑到当今人们生活越来越好,对食品的品质和安全性特别关注,于是她坚持在产品的品质、品牌上下功夫,经过努力,基地种植的辣椒、莲藕、番薯等品种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,莲藕还获得广东省“名特优新”农产品称号。

    三年五获国家专利

    2015年的强台风“彩虹”,让湛江损失很大,该合作社也不能幸免,亏了几百万元;此外,雇请人工又越来越难,劳动成本也越来越高……越来越多的困难涌来,让林海燕一时措手不及。

    “在这些困难面前,放弃就什么都没有了,一定要正视困难,振作精神,树立信心,只有坚持才能有更大希望。”林海燕说,困难面前,她大胆抵押了房子,筹措资金,逐步恢复合作社的生产经营;同时,积极探索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,以不断增强抗风险能力。

    合作社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,积极与以色列智能种植公司合作,先后成功研发推广了“一种易于调节的农业灌溉装置”、“一种连体抗风大棚”、“一种效率高的农业种植的浸种催芽装置”、“一种智能控制滴灌系统”和“一种双轴农业废弃物粉碎机”,并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审查,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证书。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,基地的产品也深受市场欢迎。

    “20亩蔬菜种植,传统的大棚一般要五六个人管理,而现在只需要一两个人。”林海燕介绍,这20亩智能大棚只是试验阶段,技术成熟后,即使一二百亩大棚也可用较少工人就“搞掂”,节省了大量人工成本。

    记者采访当天看到,智能大棚里面的草莓、黄瓜生长茂盛,令人惊讶的是种植的蔬果根本没有与土地接触,所有蔬果都种植在一条条放上椰糠的塑料槽上。据介绍,这是无土种植,椰糠是从以色列引进的有机基质,已经过消毒杀菌。由于没有与土壤直接接触,杜绝了土壤里面的病害虫。加上四周围着的防虫网,基本阻止了害虫入侵。

    智能大棚从设计到用材,是因地制宜的。湛江属于台风高发区,他们设计大棚是巧避和抗击相结合,当台风强度不大时大棚不卸膜能够抵挡十级台风,当天气预报风力超强时,能及时迅速把大棚膜卸下,只剩下大棚骨架,台风过后又迅速上棚膜使大棚恢复原状,实用性很强。

    林海燕告诉记者,大棚只是“骨架”,真正要了解智能种植,还要到“中枢神经”里面的机器房去体验。在林海燕的带领下,记者来到了一间摆着一台“智能监控系统”机器的屋子。她介绍,以色列原装机器价格昂贵,需要几百万元,他们经过多方考察和洽谈,引进部分以色列设施,并在采购了大部分国产设备进行结合,成套机器总造价几十万元,大大节省了成本。

    谈话间,工人开启“智能监控系统”,只见设备上有中枢控制系统以及多种不同的传感器,比如大棚里种植作物的土壤湿度不够,传感器就会显示红色。中枢系统就会发出指令,进行自动灌水。智能监控一改过去粗放种植,做到定点精准、科学种植。从目前使用情况来看,效果甚佳。

    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

    林海燕说,从事农业行业的人都知道,请人工越来越难,劳动成本越来越高,农业发展必须改革创新,走科学兴农的路子。只有通过智能化管理,从精准种植上寻找一条农业致富新路径。

    目前,该合作社与以色列智能种植公司、中农博后农业科学研究院、山东现代农业科学研究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,以不断提高蔬果种植技术力量。同时引进以色列高产农作物种子进行种植,严格按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生产,向绿色食品方向发展。

    智能化大棚种植,具有高产、优质、高效、安全、周年均衡生产的特点,有效地拓展了农业生产的新时空,使反季节农产品能根据市场需求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,满足社会对农产品不同层次的需求。因此,根据省内外市场调查及预测,市场需求什么品种,就生产什么品种,避免产品的滞销积压。

    因为该基地生产现代化,管理科学化,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,附近农户更是纷纷加入合作社“求发展”。记者了解到,该合作社2010年成立,采用“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基地从最初的150亩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亩,农户160多家,示范辐射带动作用明显。

    与此同时,他们还把目光转向高效农业和立体农业,通过公司+合作社+基地+农户的经营模式,计划用3到5年时间把基地发展成为集科技推广、生态示范、观光旅游、农副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生产基地,助力乡村振兴战略。
    本文来源于湛江新闻网:http://news.gdzjdaily.com.cn/zjxw/content/2018-03/23/content_2277940.shtml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